
这宝格丽也是,花了血本了,给刘亦菲戴上那条红碧玺项链,说是价值连城,结果呢?我刷了半天热搜,大家都在议论什么?不是项链有多值钱,也不是刘亦菲戴得多好看,而是那链子卡得脖子都快勒断了,这叫什么事儿啊。
听说那项链是宝格丽花了一个多亿打造的,主石是一颗巨大的红碧玺,周围还镶嵌了不少钻石,听着就觉得是顶级珠宝没错了。每年这种场合,品牌都要拿出压箱底的宝贝来镇场子,然后配上他们家最有名气的代言人或者品牌挚友,这套路我都看腻了。可这次,明明是想让刘亦菲戴着这条项链闪耀全场,结果焦点全跑偏了。
你说这要是戴在谁身上都一样,那也就算了,毕竟明星的身材管理那叫一个严苛,但刘亦菲这脖子,平时看起来也挺正常的吧?怎么到了宝格丽这儿,就显得那么“局促”呢?那项链的链身设计,我仔细看了看,好像确实是比较粗,而且硬度也挺高,往脖子上一搭,尤其是领口稍微低一点,那痕迹就特别明显。
这让我想到前几年,也有别的品牌给明星做的造型,明明衣服设计得天花乱坠,结果别人盯着看的是裤子缝线歪了,或者鞋子不合脚。这种感觉就像是花了大价钱请了个大厨,结果上来的菜,味道好不好先不说,盘子里的装饰歪了,或者上面掉了个头发,这谁还能好好品尝?
宝格丽这次,绝对是想靠这条项链再巩固一下它在高级珠宝界的地位,尤其是想通过刘亦菲的国际影响力,给品牌再添一把火。过去这么多年,刘亦菲一直都是宝格丽比较重要的合作对象,两人之间的关系也算是相当稳固。品牌给这么重要的明星,在这么重要的场合,用上这么“重量级”的作品,这背后投入的资源和期待,可不是一个小数字。
我记得宝格丽以前的很多作品,设计上都挺大胆的,也挺有标志性的,比如它们家最出名的蛇形元素,或者一些复古风格的设计。但这次的红碧玺项链,从图片上看,宝石本身确实是够大够闪,颜色也够浓郁,这种级别的宝石,本来就值钱,光是主石的价格,估计就不是小数目了。再加上周围的钻石和品牌的设计费、工艺费,一个多亿的估价,听起来倒也算合理。
可问题就在于,再好的东西,也要看怎么用,给谁用,用在什么地方。把一颗价值连城的宝石,挂在一根勒人的链子上,这本身就是一种错位。我觉得,他们当时在设计或者搭配的时候,可能更多地是考虑了项链本身的价值和美学,但忽略了一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因素,那就是佩戴者的舒适度和整体的和谐度。
我特意去搜了搜,以前刘亦菲佩戴宝格丽珠宝的造型,大部分时候都是可圈可点的,要么是设计巧妙,要么是和礼服搭配得体。但这次,真的就是“意外”。我看到有些粉丝在评论区洗地说,这是因为项链太重了,所以才显得勒,还有人说这是正常现象。可我想说,如果一个价值一个多亿的项链,戴在身上是一种负担,是一种“正常现象”,那这珠宝的意义在哪里?难道就是为了让人知道它值多少钱,然后承受这种不适吗?
我个人觉得,品牌在做这种重大的公关和形象输出时,应该更加谨慎。这不仅仅是关于一件单品的设计,更是关于品牌形象的传达。当大家看到的焦点不是价值,不是美,而是“勒”或者“不舒服”的时候,品牌想要传递的高级感、奢华感,就已经大打折扣了。这种信息,会以一种非常直接和朴素的方式,传递给公众。
而且,现在信息传播这么快,社交媒体这么发达,一个不小心,一个小细节,就可能被无限放大。宝格丽这次,大概是真的没想到,一个项链的“卡脖子”细节,会成为比项链本身更具讨论度的话题。这让我感觉,很多时候,大家在追求极致奢华的是不是也应该回归一些基本的东西,比如舒适度,比如实用性,至少在视觉上,看起来要舒服才行。
我现在就好奇,宝格丽那边看到这些评论和讨论,心里是什么滋味?是觉得又一次被“黑”了,还是真的意识到,自己在这个细节上,确实是“失算”了?
一件真正的奢侈品,它应该带给人的,除了价值感,更应该是愉悦感和自信。如果戴上它,反而显得束手束脚,甚至有点痛苦,那它还算是奢侈品吗?
我就是觉得,花一个多亿做一条项链,然后让它看起来像个刑具,这事儿,真的挺让人无语的。你说,以后他们再出新品,是不是得先找个脖子稍微粗点的人试戴一下?
声明:个人观念点,结合其他网络信息写的,仅供参考。
富通优配-正规配资官网官网-高杠杆炒股-深圳股票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