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、57个中国传统村落、128个格局完整的古村落、11633栋明清古建筑……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被誉为“一座没有围墙的古村落博物馆”。在金溪县,青砖黛瓦,石板幽巷,牌坊门楼随处可见的赣派古村落掩映在田野中,如诗如画。
7月9日,记者跟随“活力中国调研行”主题采访团走进双塘镇竹桥古村。
竹桥古村始建于元末明初,完好保存古驿道、古井、古晒场、古门楼、古书院、明清古民居等,气势恢宏,格调高雅。村前碧溪如带,青石板路在稻田林木编织的绿意中蜿蜒延伸,整洁的街巷如游龙般婉转回环,街巷两侧一座座高门大屋和宽敞院落鳞次栉比,庭中花草争奇斗艳,不少游客在雕花木窗前驻足流连。
“如今村庄处处诗情画意,早些年可不是这样。”回忆起过去,金溪县文保中心负责人张岩有点感慨,“金溪古村落众多,可面临古村落空心化、建筑年久失修等问题……”
保护古村留住乡愁,金溪县启动拯救老屋行动,建立古村落电子户籍,为每栋古建筑建立包含建筑年代、结构特征、历史名人等内容的数字化档案,推出古村落金融贷。“村民将自家修缮后的老屋委托给村里,由村集体纳入对全村修缮老屋的整体托管,吸引社会力量投资经营。托管后老屋产权不变,投资人可以用部分老屋经营权作抵押,向银行申请贷款,这便是‘古村落金融贷’。房主可以选择收取租金或入股参与老屋经营分红。”金溪县金融工作服务中心副主任郑新民说。
最大限度地保护古风古韵,金溪县坚持修旧如旧、最小干预的原则,对竹桥古村实施提升改造。“村里实施水、电、通讯、垃圾清运等项目建设,修缮游客休闲场所,发展雕版工坊、中医康养、特色民宿等消费新业态,助推古村文旅产业蓬勃发展。”金溪县双塘镇竹桥村党支部书记余奇安说。
得知竹桥古村要建设景区,村民余文智决定返乡创业,利用自家老宅开起了饭馆,“发展的机会就在眼前,不能犹豫。”余文智快人快语,“守着自己的家,既踏实又能赚钱,日子美嘞!”
竹桥古村获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、中国传统村落、中国最美村落、国家4A级旅游景区。村庄名气越来越大,游客数量越来越多,饭馆生意越来越火爆,“我这‘余家饭庄’一年收入有十六万呢!”余文智告诉记者。
据悉,竹桥古村直接带动本村20余家从事餐饮、民宿、农业采摘等新型业态发展,吸纳本村及周边300多名村民就近就业,人均月收入达3000余元。(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王洋、安胜蓝、胡晓军)
富通优配-正规配资官网官网-高杠杆炒股-深圳股票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